当前位置:首页 > 读图时代
深读 海外掘金正当时?一文看懂陶企海外投资的利与弊
更新时间:2019-01-10 02:43:24 点击数:0 来源:网络整理

  首先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呼之欲出,让陶企的“走出去”拥有政策支撑与保障,并大大降低海外经营风险;其次是国内产能过剩压力日益凸显,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瓷砖出口急剧萎缩,国外瓷砖制造的低成本、大市场对陶企极具吸引力。同时,中国陶瓷工业已经完成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的产业发展路径,已经形成了产业国际输出能力。

  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缪斌在解读建陶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新方向时,多次提及“国内产业转移和市场区域布局已基本完成,再无大规模产区形成的可能性,因此国家鼓励陶企走出去。”

  实际上,进入21世纪以来,陆陆续续有中国企业到国外投资建立陶瓷厂,只不过彼时在国外投资风险较大,而中国本土仍然具有较为明显的低成本制造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再加之中国陶企的海外经营经验与综合实力普遍有待提高,所以,当时陶企投资海外的积极性并不高。

  近两年,世界建陶产业发展态势已发生显著变化,陶企“走出去”的条件日臻成熟。未来更多的中国陶企或走出国门,掘金海外。

  科达洁能携手广州森大,合资在非洲肯尼亚、加纳和坦桑尼亚三国分别兴建一家建筑陶瓷生产企业;唯美集团投资1.72亿美元在美国田纳西州建瓷砖生产基地,打造中国首个欧美陶瓷工厂;新中源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号召,投资1.5亿美元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8条“智能化、自动化”瓷砖生产线日,由科达洁能与广州森大合资兴建的加纳特福陶瓷第二条生产线投产。

  近两年,在“一带一路”国家大战略下,越来越多的陶企开始加快“出海”步伐,在国外建立生产基地。

  从陶企海外建厂的目的地来看,主要集中于非洲、东南亚、中亚、美国等地区,这些地方拥有较为低廉的制造业成本和广阔的市场。

  以唯美集团投资美国田纳西州为例,是较为合适的投资选择。首先,美国是中国最大的瓷砖出口国,市场需求旺盛,在美国建厂便于陶企“就近生产,就近销售”,并凭借“美国制造”,破除出口的贸易壁垒,同时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提出让“制造业重归美国”的经济策略,为陶企到美国投资提供更强力的政策支撑和保障。

  另一方面,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源、能源异常丰富,且使用成本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拥有良好的商业投资环境,其、法律体系健全,国内局势稳定,投资风险远小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当然,投资美国的最显著劣势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为中国的2.57倍。但尽管如此,美国制造业成本并不一定比中国高。著名经济学家在今年10月28日举办的高安陶瓷产业发展论坛上指出,美国制造商品的平均成本只比在中国高5%,到未来美国制造的成本或与中国持平,甚至更低。譬如,美国用工成本虽高,但生产线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所以生产的综合成本并不一定比国内高。

  数据显示,在制造业成本方面,中国仅人工和厂房建设成本较美国低,其余全部超过美国,其中土地价格是美国9倍,天然气是4倍,零配件是3.2倍,银行借贷是2.4倍,物流是2倍,税费是2倍,电费是1.43倍……

  东南亚亦为国内陶瓷砖出口的绝对主力市场之一,陶企在东南亚地区建厂同样拥有较为突出的成本优势。以越南为例,不仅用工成本较低,其作为东南亚的腹地和美国政策倾斜的对象,在辐射面积和出口税等方面颇具优势,越南出口美国市场的关税非常低,而中国企业在本土直接出口美国是200%的关税,同样是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越南是零关税,中国出口到印尼、马来西亚及印度则经常遭贸易壁垒。

  尽管如此,陶企在“海外建厂”也存在较大的风险。“且不说长时间的投资、当地政府扶持政策如何,劳动力成本和产业配套环境都得好好考虑。”有业内人士表示,企业不能简简单单地“走出去”,更需要考虑政策、市场、成本、配套多方面的发展环境。

  当时的背景是,国内陶瓷产业发展已临近拐点,瓷砖年产能开始逼近峰值,“东陶西进”“南陶北上”的陶瓷产业转移亦已接近尾声

  此时国内装备技术、瓷砖产品的品质和档次发展迅速,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诸多优势条件下,让部分陶企开始对海外建厂蠢蠢欲动。

  “考虑到泰国曼谷的交通条件和产业基础配套较为完善,和泰国政府的支持力度较大,以及泰国的法制健全、国际化程度较高,当时很多企业都对投资曼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交付了数百万元定金。”上述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不过,这次佛山陶企“抱团”在海外建厂,仍以失败告终,原因是当时的泰国政局动荡,红衫军、黄衫军此起彼伏,最后政权更迭,让合作不了了之,陶企的数百万元定金也打了水漂。“当时,佛山陶瓷的品牌和实力已经成熟,具备在国外建立数千亩工业园的能力,如果不是因素,这次海外投资还是能够成功的。”该负责人认为,一旦成功,中国陶企不仅能够获得比国内更为丰厚的利润,而且能够有力地应对国外反倾销,在产品出口方面,也多了一条通道,可以直接从泰国出口到欧洲。

  在众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物流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配套产业严重匮乏,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环境和工业水平低于我国2000年左右的水平,这对陶企后期发展而言是重大的挑战。

  最近两年,陶企积极走出国门,到国外建厂案例的逐步增多,折射出陶企海外布局条件的日趋成熟。相比过去“走出去”的多为瓷砖产品和上游装备技术,近两年“走出去”的实体企业与日俱增。

  从国内陶瓷产业链角度来看,经过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与阔步发展,中国陶机装备技术与化工原辅材料等上游配套产业日臻完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渐加强,成为支撑中国陶企“走出去”的强劲推动力。而国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于引进中国陶瓷也频频伸出橄榄枝。据了解,近两年,中东及东南亚等地区的多个国家都曾到佛山招商,并开出非常优惠的燃料、土地政策。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丧失,未来几年内,更多的工厂或将从中国迁移到经济欠发达国家。

  从中国陶瓷产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而言,经过2007年以来的产业转移,陶瓷产业在国内已经遍地开花,各产区都面临较大的环保压力和产能过剩压力,多数产区已经开始明确提出“缩减产能”或“不再兴建陶瓷项目”,再加之国内消费市场已然饱和,生产成本持续猛涨,陶企发展空间捉襟见肘。而在瓷砖出口方面,近两年随着多数国家陶瓷产业的兴起,以及中国陶企生产成本的逐步攀升和反倾销的愈演愈烈,中国瓷砖出口量持续萎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同步减弱。

  内忧外患之下,越来越多资本实力雄厚的陶企开始瞄准海外、掘金海外,试图从国外探索产业发展新路径。

  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持续推进。简而言之,相比过去,陶企“走出去”拥有更强大的国家支持后盾,投资风险更小,操作更便利。

  本报记者从科达洁能、新中源集团海外投资建厂的资料中,亦查询到“依托国家‘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利好”、“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等关键词。由此可见,受“一带一路”政策推动,陶企海外投资热情高涨,并开始积极实践。

  前述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负责人向本报记者表示,倘若当年佛山陶企投资泰国,拥有当前的环境与政策契机,成功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而且即便是失败了,也不至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过去,陶企的海外投资大多是纯粹的社会行为和企业行为,而现在在‘一带一路’战略支持下,国家牵线,企业抱团投资,上升到了国家行为,风险将大幅降低。”

  此外,纵观全球建陶产业发展历史,西班牙、意大利等陶瓷制造强国也经历了“海外建厂”的扩张过程,并抢占市场先机,形成强大的国际影响力。以RAK公司为例,2002年在肇庆高要建立工厂,借助彼时中国陶瓷的低制造成本,打造低成本产品的海外生产基地,同一时期,中英合资、中马合资以及外资企业也先后进入中国建立工厂,其中不乏全球知名品牌。

  其次,渠道是实施海外扩张的核心要件,对建陶产业而言,掌控了全球分销网络也就意味着可以掌控国际市场的终端,意大利等国经过多年的外向型经营已经实现了全球分销网络的布设与掌控,构筑了森严的渠道壁垒。反观中国建陶产业,由于一直以内向型发展为主导,企业对国际市场背景缺乏关注与了解,也缺乏自主构建全球分销网络的能力,近些年来,中国建陶出口的迅猛增长,实际上主要还是依赖于中间渠道,这也是中国建陶产业亟需突破的国际化瓶颈之一。

  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陶企布局海外,奠定中国建陶产业在海外的竞争根基,将有力地补齐上述短板,并加速中国陶瓷迈向全球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上一篇:分购体验商城开启体验型消费时代

上一篇:斯里兰卡危机对峙持续 经济发展受影响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Powerd by 大理新闻网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23-123456 邮箱:123@abc.cn